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 > 第79章 萧皇后的担心
 
上京官道。
一些离京的商贩,会在一些道路停下休整,顺带喝一点水或者凉茶。
官道上虽人来人往,实际人数却不多。
“咦,那是什么?”
茶亭的小二,眺望南方地平线。
就见那地方黑压压的一片,仿佛一朵硕大乌云似的。
而且那乌云不但庞大,移动的速度还很快。
小二和茶亭休整的商人,立马就变得紧张起来。
一个个都在猜测,那乌云会不会是马贼,亦或者其他的什么。
总而言之来者不善,不然正常人岂会有这等规模的人手?
“赶紧走,不要逗留了!”
一名富商当机立断,直接放下手中茶碗。
他商队的下手,都纷纷起身朝马车走去。
“不是马贼,他们都在步行,似乎只是寻常百姓?”
小二眼力好,立马就认了出来。
“寻常百姓?”
富商愣了一下,定睛一看。
小二所言不假,那的确只是普通百姓。
只不过人数众多,才会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
就算没有上完,至少数千有余。
这些百姓步伐迅速,一个个神色匆忙。
“那么多百姓,怎么会往京城来?”
“依我看,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乱子引起了众怒,才会有这等场景。”
“会不会是什么大冤情?”
“八成如此,他们是要上京告御状。”
富商放松下来,和小二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当这群百姓靠近时,小二连忙就上去招呼:
“匆忙赶路肯定累了吧,不如来喝完凉茶,价格绝对公道!”
一些百姓直接不搭理,也有一些会冷声回一句:“没空。”
“这位大哥,你们是哪里人,出了什么事?”
富商忍不住好奇,拦住一人问。
“扬州一带的人,这一次咱们是来伸冤的!”
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回道。
“伸冤?”
富商一惊,没想到和他猜测的一样。
“怎么回事,为何伸冤?”
他又追着问。
“为了四殿下!”
那壮汉不耐烦的回道。
“四殿下?”
富商愣在原地,随即摇了摇头。
“没想到四殿下在扬州引起那么大的民怨,这些百姓都来告御状了。”
小二正好听见。
“是啊,加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四殿下怕是完了。”
富商附和道。
杨铭前段时间,的确南下一趟,而且也折腾出一些动静。
加上其名声向来不好,富商小二会往那些方向想,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不行,我要去看看!”
小二心中一动,连茶亭也不顾了,连忙就去追上那群扬州百姓。
富商本来急着出货,但心中甚是好奇。
所以吩咐伙计继续上路,他则是追在小二身后,一起去凑热闹。
......
此时的京城。
四王府张灯结彩,挂上了不少红灯笼。
而且一条红毯,从门外延伸进杨铭的卧房。
除此之外,里面还摆着不少吉祥的瑞兽。
加上四王府本身就庞大万分,那喜庆和奢华的感觉瞬间就有。
王府内外布置,更是杨义臣亲自监督。
杨义臣啊,大隋老臣啊!
还是先帝看中的得力干将。
不过杨广用起来不合心意,所以才是个礼部尚书。
而且还是因为杨玄感死了后,顶上去的。
这时候的杨义臣满头大汗,深怕这件事做得不好。
至于杨铭,完全没有外面的那种紧凑感。
他和以往一般,享受着奢靡的生活。
那些搜刮过来的世家钱财,已经足够杨铭用很长时间了。
“殿下。”
陆炳又带来消息。
“说吧。”
杨铭微微颔首。
“瓦岗寨那边有消息了。”
陆炳压低声音。
“什么消息?”
杨铭来了精神。
“张须陀无功而返,辎重耗不下去了,而且草草下结论叛贼已经离开。”
陆炳回道。
“瓦岗寨物资如此充足,耗上一年两年不成问题,张须陀会有这个决断也不奇怪。”
杨铭淡淡回道。
“殿下,那我们还要继续援驰瓦岗寨吗?”
陆炳又问。
“不必。”
杨铭摇了摇头。
好东西都给瓦岗寨了,他们自然会发展起来。
到时候,杨广可就头疼了。
“对了,不出意外,张须陀应该会发现一些端倪。”
陆炳又道。
“是吗?”
杨铭眼睛微眯。
这端倪,正是他让陆炳故意留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破绽。
只要张须陀不傻,必能看出破绽。
若看不出,那张须陀真的便是傻子一个。
“是的,不过瓦岗寨的人似乎也有所察觉,不过属下不太肯定。”
陆炳又道。
锦衣卫虽厉害,但别人脑海里的东西只要不说出来,他们也没办法知道。
“无妨,他们知道就知道。”

杨铭淡淡说道。
陆炳汇报到此,便拱手离去。
他走不到片刻,萧皇后就来了。
这些时日,萧皇后基本都会往四王府跑。
毕竟杨铭跟着就要去雁门了,到时候想要见一次可就困难了。
“儿臣,参见母后。”
杨铭让乐师停奏,整理衣衫之后起身行礼。
“铭儿,你怎么还是老样子,日后想回来岂会容易?”
萧皇后微微皱眉,神色不悦。
这段时日,她可没少和杨铭叮嘱,让他多听话不要使性子。
若不然,这一趟去雁门就回不来了。
“儿臣寻思着在出远门吃苦前,好好享受一番。”
杨铭回道。
听到这话,萧皇后的神色才缓和下来:
“母后告诉你,一定要好好对待长孙无垢,切莫让她吃苦也不能欺负她!”
“儿臣遵命。”
杨铭连连点头。
萧皇后可是相当看重长孙无垢的。
毕竟这可是名将之后,还是京城出名的名门闺秀。
这样的女孩,竟然拒绝李世民主动选择杨铭,萧皇后怎么可能不稀罕?
虽说杨铭对比李世民,身份要尊贵不少。
但在怎么尊贵的身份,一旦日后当不上储君,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杨铭的表现,的确难以当上储君。
所以某种意义而言,李世民才是最佳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从外在而言罢了。
“唉,你这一去也不知何时再见,你父皇也真是的。”
萧皇后幽幽叹息一声。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杨铭回来机会渺茫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