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马恩马锦儿 > 第111章 谁为刀俎 谁为鱼肉
 
从北平到南京,单趟跑一次,大约是要二十天左右,如果快马,大约快得那么几天,但总之,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人是别想在这两地之间打个来回的,这还得天公作美,要是老天爷捣蛋起来,雨啊雪啊什么的,就是快马,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见得能跑一个来回。

在查清楚余风的底细之后,马恩完全放了心,不过是昔日海盗陈祖义的一个手下,如今洗白了上岸,做点倒进倒出的营生罢了。要说是陈祖义,马恩也许还有些忌惮,毕竟这个名字,在大明说起来,和海盗这个词是同义词。说到海盗,只要是和沿海的贸易民生甚至官府事物拉得上一丝关系的人,无一不知道这个名字。马恩暗自琢磨了一下,这份声势,估计这陈祖义和只有明末的郑芝龙可以相比了,都是海上势力可以横扫一群南洋小国的厉害角色。

这余风也不知道怎么搭上的齐王的线,在山东境内,自然没人去为难他,到了京师,有齐王的名头罩着,倒也无惊无险了做了两年买卖,不过,这人倒是还是精明的,颇有些决断,以至于齐王一出事,他顿时就是做出改换门庭的决定,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看中了马恩,相信马恩有这个本事,可以接替失势之后的齐王,直接就找上们来了。

这些消息,主要是来自马和那边,钱小六啥也没打探到,不过,这没有打探到,也就从侧面上证明了这个人的低调,马恩甚至想,要是自己黑吃黑,吃掉对方的货物,对方这般低调,究竟有没有自保的能力。

当然,这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的想法罢了,杀鸡取卵的事情,马恩肯定是不会那么做的。马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和,也不知道马和是请示了朱高煦呢,还是直接飞鸽传书给了北平的燕王府,总之,马恩的提议,毫无悬念的被燕王那边接受了。马和带来了燕王府那边的话,吩咐马恩把这买卖做起来,需要支持的时候,燕王府总不会袖手旁观就是了,不过,对外来说,这可纯粹就是马恩自己的买卖,和燕王府、燕王,可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若是被人拿住了把柄,燕王府那边是肯定不承认的,你自己好自为之就是。

这一点,马恩深以为然,即使有什么意外,那燕王府动用的帮助自己的力量,肯定也是那些暗中隐藏的力量,至于明面上的,只怕自己想都不要想。“结交天子亲军,大肆在京中敛财!”这样的罪名,别说是朱高炽,就是燕王朱棣自己,也是担待不起的,嗯,至少在他不想和建文帝撕破脸之前,他是不想带上这个大帽子的。

建文帝百分百的会这样想:你不在自己封地玩,到京师里这样折腾,这不是异心是什么?我不削你削谁?他就差这个名目了,燕王自己把刀把子递过来,那他还有什么客气的。

燕王的三个儿子,留在京师,明显的是作为质子,但是,马恩很不厚道的想到,若是燕王是这般没有心计之辈,估计历史上也没有那位声名赫赫的永乐大帝了,这个时候,他不敢说燕王正在大肆招兵买马,起来,这暗中收揽人心、训练心腹甚至打造点兵器铠甲的事情,肯定是有的,尤其建文帝这削藩的小刀,耍的跟花一样,这才多久,周王、齐王,变成了周庶人、齐庶人,岷王更是被锒铛下狱,如今不知道被圈在哪个院子里数蚂蚁玩呢,这样的情势下,燕王要是一丝自保的心思都没有,那他身边的那些文臣武将老和尚们,都是一些吃干饭的摆设了。至于质子的事情,怕是燕王早就有了计较吧!

到底是不是马恩这样想的呢,我们来看看北平的燕王府。

还真如马恩所料想的那样,北平的匠户也就罢了,征召到军中还是征召到王府,反正都是在别人的监督下做事,没多大的区别,但是,很多明明在册的匠户,最近也莫名其妙的脱了籍贯,然后在某一个夜里,就静悄悄的举家迁走了,甚至多年的老邻居,都没打个招呼,这倒是让这些邻居们,微微有些奇怪了。

要是这些邻居,有那个本事可以出入到戒备森严的王府,在王府后院的竹林边,蹲下来,把耳朵贴在地下,就可以隐隐听到从地下传来的铁器敲打声,这些敲打声,不分日夜的持续着,仿佛永远不会停息。

可惜的是,他们永远进不了王府,更被说王府之中这戒备森严的后院了,这些动静,其实就是再大一些,也不一定有人听得到,但是,王府是主人,似乎很在意这一点,还特意在竹林旁边的池塘里,养了几百只的鸭和鹅,即使偶尔出来一些声响,都早已经淹没在这些鸭子和鹅的呱噪之中去了。

是的,这些征兆到军中的匠户,那些脱了籍的匠人,此刻正在王府后院的地下,夜以继日的挥舞着他们手中的铁锤,在他们的铁锤下,一个个的枪头箭头,一柄柄的刀剑,一副副的铠甲,流水般的从他们的手中成型,最后,汇集在这巨大的地下空间的某个库房里。

燕山、北平和永清三卫的精兵,已经被抽调到了外围,这可是燕王的三卫,更别说建文帝除了任命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之外,他还派宋忠率兵三万,镇守屯平、山海关一带,这军势所谓何来,那这真是吃果果的丝毫不加掩饰。昔日军令一出,即可号令三军的燕王,如今可以号令得到的,也就只有王府区区一帮家将丫鬟了,这个地步,燕王还不清楚自己的这位侄子已经和自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才是怪事呢。

除了这暗中的军备,北平的街头,似乎也开始流传出一些类似“逐燕歌”之类的童谣,而且不知道什么是,这北平的军民百姓,突然发现自己家的小儿闺女,都会哼唱这样的歌谣了,这种歌谣据说流传的速度非常的快,好像在北平流传不到月余,从应天府里来的商人口中就得知,就是在应天、苏杭一带,这样的歌谣,似乎也有小儿传唱起来。至于歌中能有什么意思,不懂没关系,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明白人出来给你讲解:我告诉你啊,你可别说出去,这这个燕南飞,燕南飞,可不就是指的北平的那位么?

都说不要说,可不说不说,这童谣传唱之地,这童谣中的“燕”悉指何人,倒是不知不觉间已经妇孺皆知了。就算是后世的那些红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这流行的速度,怕是都远远追不上这些童谣。当然,随着这些童谣的传唱,燕王府的银库里,足足少了好大好大一个缺,燕王府的账房,是肯定不会告诉别人的。

这个时候,朱棣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银子,每日里他府里的银子,简直是泼水般的流出去,要不是他这十几年,他就藩北平还积蓄些身家,只怕早就支持不住,而且可以预见,越到后面,这需要银子的地方就越多,朱棣不说愁得吃不下饭,起码一想起这事情,心里就是一阵郁结那是肯定的了。

而现在马和的一封迷信告诉他,他从来未插过手的海贸生意,居然有人送到他手里来了,而且,经手的人,还不是外人,是马和的侄子,这还真的就是一番意外之喜了。后世说大明权阉祸国,虽然颇不公允,颇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了,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明一朝,家国大事,怎么也绕不过太监这个话题的。当然,郑和算不得是一个坏太监,不仅不算一个坏太监,若是论起太监当中那么顶尖的几个人物,这中华几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头百姓,心里接受的那几个好名声有作为的太监中,他一定是其中的一个。

不管是坏太监也好,好太监也好,有一点,不管是谁,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太监,在他们伺候的帝王心里,绝对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的,如家人,如走狗,帝王们从未怀疑过他们的忠诚,因为太监本身,如果脱离了他们依附的帝王,简直就是一文不值了。

朱棣对待马和也是同样的感情,这海贸生意的经手人,是马和的侄子,而这件事情是马和暗中禀告上来的,在他的心里,就已经打上了“可行”的印记了,这就好比就一个人,想打瞌睡的时候,旁边就有人就送来了一个枕头,怎么不叫人舒爽,而与此同时,他对马和更为器重了,对,是器重,不是看重,在他看来,马和不仅颇有些才干,运道也算不错,如果马和不是身有残疾,朱棣相信,将来放出去,他也是和张玉朱能一般可堪大用的人物了。

“叫他安心的协办这事情,他那个侄子,叫马恩的,也领个王府侍卫的衔头吧,年纪轻轻有这般作为,总得让人家有点盼头,他如今出了力,日后总会酬功的时候!”

说这话的时候,道衍就坐在朱棣的对面,而他那个乖巧的小女弟子,听到燕王吩咐正在写信的手下,眼睛扑闪了一下,拉拉道衍的衣袖,鬼头鬼脑的在道衍耳边悄声问道:“和尚爷爷,王爷说的马恩,是不是我哥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