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鞅掌天下卫鞅秦孝公 > 第5章 先生何所教
 
卫鞅一挥手,便像打开了一卷壮丽的画卷似的,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在描述这画面的壮丽……

天下这幅壮丽的画卷,他当然有资格评论,但他认为他更有资格去改变它,他应该去改变它,他对于这片天下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所以他要这个天下变,天下就应该随着他的力量变。

面前的秦孝公,应该也很急切的想要改变这个天下吧!

“战国以降,七雄并立,为何只有秦国贫弱被遗忘在关中?”

“天下好像已经没有了秦国的位置……不是有人刻意提起,谁还会记得这是那个秦国——那个出过秦穆公如此霸主的秦国?”

“秦国贫弱,不是因为秦国没有强大的国力。关中沃土千里,渭河穿流其间,周武王以此地兴国,秦国为何不能在这块土地上强国?”

“秦国不是贫弱,秦国并不贫弱,它有肥沃的土地,有淳朴的生民,它怎么能是一个弱国……”

“秦国,只是落后了而已。”

轻轻的一点,令秦孝公猛然一怔。

卫鞅一看秦孝公,接着说:

“放眼山东六国,在时代的洪流中,或变革,或兼并,总之全都在变,或坏或好,至少在摸索着前进的道路,向着强大而走去……而秦国呢?停滞了。”

“每个国家都拥有着无限潜力的,只要君主激发它们的办法得法,这个国家自然就会强大,又怎会因它的贫弱而困扰?每个国家都在尽量的激发自己国家的国力,只有秦国在坐吃山空,倚仗着简单的手法在战国游走——驭民而从来不知生民之道,只会一味的攻城拔地,只使用民力而不补充,国力自然会越来越弱……这样的方法,已经不符合时代;这样运作的国,会灭亡。”

秦孝公听着卫鞅的话自然是高兴的,可是不知不觉间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卫鞅,竟然在他面前直斥他父亲秦献公的国策!

他恍惚间仿佛看见了他那年老的父亲,在他还小的时候,就将那一把锋利的剑举给他看:“渠梁,你看这是什么?”

渠梁是秦孝公的名字。这时的秦孝公还小,他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那闪的晃眼的秦剑,如是说道:

“是剑!”

“不。”

还小的秦孝公自以为自己的答案圆满无缺,可是却换来了父亲的不满。秦献公盯着他的幼子,缓缓的摇了摇头:

“这是权力,这是秦国在战国立足的倚仗,你给我记住了!”

秦孝公一直记得,他记得很清楚,他从来没有忘记。

要想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唯有战!不停的战!

这就是他的父亲教给他的。父亲的头发一天天的花白,秦国的胜仗也一天天多了,可是秦国并没有从此走上强大,父亲的脸也是越来越沉重。

父亲真的老了,渐渐的,他的父亲举不起来那把名为“定秦”的剑,最后,连支撑身体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躺在床上,念念不舍的还是那句话:

“渠梁,要记住,只有不停的战下去,不停的攻城略地,才能证明秦国的实力啊,才能让秦国强大起来啊……”

“我记住了。”

秦孝公认为自己父亲说的话都是对的。

卫鞅说,他父亲的国策是错的。

“那么为什么?攻城略地同样可以获取国力充为己用,难道不是吗?”秦孝公质问道。

“以一席之地,满一国之大用,靠谱吗?”卫鞅问,“只有地广人稀的戎狄之属才会靠这样的战争养家糊口,因为他们的人本来就不多,掠夺一城之用,足以过冬……”

卫鞅停顿了一下,他接下来的这句话,必须要有足够的气势,因为这句话对于秦国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大刺激:

“难道秦公身为一国之君,见识还不如区区戎狄?亦或是因为秦国与戎狄相处日久……”

话里竟将秦国贬低为戎狄之流,秦孝公听了这话大概会有些恼火了,可是脸上却毫无一丝的恼火,反而有一丝兴奋,一张嘴,一句话破口而出:

“当然不是!”

话刚刚出口,秦孝公突然觉得有些太不合适了,连忙收下了自己的冲动,连忙双手合在一起行了一个大礼:

“先生既然能说出来这话,先生必然有高论讲与渠梁听……请先生教我……!”

秦孝公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真的就应声喊了出来。

卫鞅这话将秦国贬为戎狄之属,荒蛮之人,听着像是对秦国的侮辱,但如果是真正的明主,则绝不会如是看。卫鞅这是在提醒秦孝公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要为了强大而做出短视的举动……

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他便必有对策!

秦孝公如是想,他已经抑制不住他的激动,卫鞅是一定有办法的……

卫鞅却像是没听见秦孝公的话,只是如是说着,水到渠成似的,平淡里的语气里有着从未见过的坚定:

“所以秦国要想强大,秦国便不能贫弱下去,秦国要变!”

“如何变?”

“变法!”

“敢问如何变法?”秦孝公问着,心中疑惑渐起。

变法,他只听说过楚国吴起变法,而吴起之法并没有真正的推行开来,吴起反而落得个被乱箭射死的结局。自此之后,人谓吴起之法为邪法——秦孝公虽然佩服吴起,也觉得吴起变法有那么一丝令他不舒服的感觉——或者可以说是邪气——在里面。

秦孝公说不清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搞的他头晕,但他还是想听听卫鞅怎么说,毕竟这只是一种感觉,不能当真的。

他还是很盼望卫鞅能提出令他满意的东西。

他看着卫鞅伸出手指,比出一个“一”的手势说着:“其一,编订户口,全国的人口编订户籍,皆由国君掌握,但凡秦民,皆有户籍,他人不得私藏人口。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强秦公对秦民的掌控力,秦公驾驭使人民便再无障碍。”

“嗯,然后呢?”秦孝公认真的听着。

“那么这第二呢,就是‘废井田,开阡陌’了。”

卫鞅接着说,又伸出了一只指头,两只指头竖的笔直,充满了自信:

“秦国境内的土地都该收归秦公手里重新测量,然后再按户分发给百姓,任百姓自己种植,在收获的季节由官府收取部分粮食收为国用,剩下的归百姓。百姓长期受贵族压榨,得到自己的土地自然是格外的珍惜,定然会积极的劳作,官府收到的粮食越来越多,这些便会成为国力增强的资本。”

秦孝公点点头,可是眉头却皱了起来——很显然,他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却说不上来。卫鞅说的话是这么的合情合理,以至于他无法反驳,这方案也是可行的。

可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这和他听到吴起变法时候的感受一样,一种奇怪的感觉弥漫上心头。

同样的感觉,这回或许是因为卫鞅亲口解说,他感受到的东西愈发清晰起来——

是恐惧,是本能的恐惧!

而卫鞅却像没有看到秦孝公似的,自顾自的又伸出一根指头,三根指头笔直的直指苍穹,激昂的声音像是要将这天空捅破:

“第三,建立军功爵制,将军功分为二十等,当朝执政,要想拥有权利,需先有军功,不同的军功待遇也不同,获得相应的等级的军功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奴隶通过军功可以摆脱奴隶的身份博得属于自己的身份,平民可以通过建立军功获得荣华富贵。贵族子弟也无法摆脱这个制度的约束,只有有军功才能在秦国立足,如果不能建立军功在秦国便没有任何权力可言,虽富贵而无所芬华……”

卫鞅话音刚落,“嘭”的一声,秦孝公站了起来,面前的大案发出一声巨响,是被秦孝公拍出来的。

秦孝公的手在颤抖,他的全身都在战栗。卫鞅的法明面上平淡若斯,其实上比世界上最锋利的利刃还要锋利。平淡,只是因为纯粹罢了,在平淡的外表下隐藏着前所未见的力量。

这是令人战栗的力量,让人恐惧,让人害怕,让人感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邪气弥漫开来——细细的感受可以闻出来,那是血的味道,所以显得残酷而血腥。

吴起变法,曾经有这股味道。

原来这卫鞅说的法,终究还是逃脱不了这种味道?

秦孝公狠狠的压住自己的心神,让自己镇定下来。收敛下来他刚刚的惊慌,他脸上奇怪的表情很快便消失了,还用他刚刚见到卫鞅的表情,故作镇定的发问:

“这就是先生的谏言吗?”

“是的。”卫鞅答道,脸上满满的全都是淡然。

秦孝公不信卫鞅在此时还能如此淡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问:

“这就是你当初说的要献给我的剑?”

“是的。”

卫鞅浑若没事人似的,将手藏进袖子里。他又摸见了那把剑,它沉甸甸的装在卫鞅的袖子里,剑光丝毫没有因为卫鞅将它装起来而消失,反而愈发的大盛,璀璨的星光从剑上迸发出来,将卫鞅整个人淹没。

可惜这景象是卫鞅想象的,在卫鞅的袖子里,它依然是一卷竹简,不过就这样,只是一点想象,已经足够支撑卫鞅面对着秦公的目光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抱负了。

卫鞅等待着。秦孝公此时一定有话要说,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都需要他一个人自己去承受。

“这是一把凶剑……”

秦孝公眼中的光芒黯淡了,他双眼无神的盯着卫鞅,脸上没有表情,甚至,有几分哀痛:

“你为什么要将它进献给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