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 第二百二十一章:朱由检的志向
 
朱由检的话问得我有些恍惚。我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检弟,这个世界还有许多未知需要人们去探索。坤舆万国图虽然是当今世界最全的地图,但绝对没有描绘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大明只是这个世界极小的一部分。”

“二百年前,郑和率领着大明最强的船队屡下西洋,最远曾经到达过这里。”我用手指了指非洲沿岸,“可是,二百年过去了,我大明探索世界的脚步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大不如前了。倒是佛朗机人,从他们遥远的故乡,”我指了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地,“来到我大明沿岸烧杀抢掠。我们和他们打了几仗,表面上是我们胜了,可实际上,大明输了。无论是船队还是火炮,我们都远远不如对方。在这个世界上,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被欺侮,我大明也必须要建立一只强大的船队加入到探索这个世界的行列。可是,如今的大明,国内却危机重重。我们只有先解决了大明内部的危机,才能向外部跨出一大步,才能跟得上世界的潮流。”

“检弟,记住!这个世界远没有我们看到的美好。作为朱氏子孙,作为大明的实际统治者。如果我们没有忧患意识的话,我们不能奋发图强的话,当危机到来时,我们会比别人死得更惨。”

“你还小,有些事情也许你还不明白。不过,到信阳之后,要多看、多想、多问。”

朱由检乖巧地点点头,但我从他的眼神中,仍然他的迷惑,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这幅地图,嘴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口。

我在内心轻叹一声,看来,他的野心不小呀!有野心是好的,但在我看来,前世的崇祯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并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他虽然努力想把大明这艘破船修好,但最终却带着大明走向了毁灭。

这世的朱由检,年龄还小,还有很大的可塑性。不过,不管怎样,只要我努力地为他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守好信阳他还是绰绰有余的。希望他要好高骛远吧!否则,这世的朱由检还是一个悲剧。

“检弟,有什么话就说出吧。这里没有外人,说错了也要紧。”

“陛下,我很想乘长风破万里浪,去看看大明以外的风光。”

我一愣,这什么意思?生在皇室,有时也很无奈,骨肉相残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难道我突然封他信王,让他去封地去让他产生了疑惑。这是在向我表明他无意帝位?这个小家伙应该没有这么多心眼呢吧?应该是别人教他这么说的吧!不过,无所谓了。毕竟,他背后的那个人对大明并没有什么祸心。不过,消除兄弟间的隔阂还是很有必要的。

“乘长风破万里浪,凌青云啸九天歌。吾弟有如此高远的志向,朕甚是欣慰。不过,你还小,还需甘面壁读十年书。十年之后,你如果还想乘船远行,朕定会为你准备好一切。”

我的一翻话在朱由检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的成长让我也始料不及,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十年后的他真的离开了信阳,离开了大明,前往海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

接照规矩,亲王只有在大婚之后才能就藩。由于我的一句醉话,朱由检大婚的日子就被迫提上了日程。十一二岁,在前世还还只是个孩子,连小学都没毕业了。在这世,却已过早的成为了新郎,承担起养家育子的重任。

朱由检的母亲刘氏也早早亡故,所以,张嫣虽然身怀六甲,临盆在即,也不得承担起为信王选妃的重住。当然,她只是动动嘴,把把关。

由于时间紧迫,信王选妃这件事虽然很重要,但也没有张旗鼓的进行。只是派几个心腹到各国各地寻找适龄女子。

上天注定的姻缘无论怎么折腾都是无法改变的。一个月后,选妃的结果出来的,还是周玉凤。周玉凤出生于市井之家,她的父亲周奎就是一个市井无赖。前世的周玉凤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代皇后。她与崇祯虽有小有摩擦,但也算琴瑟和谐。当北京城被大明王朝被李自成破时,她和崇祯皇帝一样,都选择了自尽。

这世的周玉凤更惨。周奎赌输了,居然要卖掉女儿偿还还赌债。这一幕正好被秘密选王妃的使者发现。使者见她还颇有些姿色,却花了些银两买了下来。

当张嫣把这个过程告诉我时,我不禁有些苦笑。我大明王朝的王妃、皇妃都出自一些什么家庭。皇室不与朝中权势联姻,这个决定的初衷也许是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戚干政的尴尬。可是,一旦王室遇到危机,也缺少了外戚强有力的支撑。

前世大明帝国亡国,在一定程度上和这有关。如果崇祯有一个强有力的国丈,也不至于窘迫到连打仗的银两都筹集不上来。如果有了银子,凭李自成那些乌合之众,还打不进北京城。

“其实,我刚开始没看中周王妃,她太瘦弱了。不过,检弟一眼就相中了,我也不好意思棒打鸳鸯呀!”张嫣倚在我的身边,笑盈盈地说道。

“日子定好了吗?”我躺在龙床之上,漫不经心地拨动着张嫣的长发。

“嗯。”她点了点头,“就在一月之后的二月二十八。钦天监看的日期。”

“好哇!到时候朕亲自为检弟主持婚礼。”我有些兴奋。毕竟,从血缘上看,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弟弟,虽然是同父异母。

“哪里用到上您呀!到时候您这个大忙人能到场就不错了。”张嫣调侃道。

我有些沉默。张嫣说得有理,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忙。随着新年的过去,四川、贵州那里又开始打生打死了。我也能容忍在我大明的国土之下存在着分裂的势力。往四川增兵也迫在眉睫。

兵部尚书张鹤鸣已往我这里跑了不止十趟来商讨出征事宜。在他的眼中,困难永远比办法多。我不禁有些苦笑,大明养了这么多英才,但一旦遇到大事,他们就开始推来推去了。这些家伙,不是没有主意,而是怕万一失败承担后果。

不过,我已决定,不管再忙,在当天,也要把祝福送给这对新婚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