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 > 第47章
 
再次,石达开不懂得民族政策,没有得到“倮倮”(彝民)的同情和谅解,反而遭受彝民的反对和袭击,在汉彝夹击中一败涂地。

最后石达开在失去突围解困良机的情况下,才于5月17日和21日被迫组织了2次敌前强渡,部队损失惨重。5月22日、23日,石达开转而抢渡松林河,又未成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汉彝夹击、进退两难的情况下,石达开题诗明志:“大军乏食乞谁籴,纵死溅江定不降。”6月9日,清军攻破石军紫打地大营,石达开率6000残兵突围未果后,写信给四川总督骆秉章,幻想“舍命以求三军”。清军乘机诈骗诱降,赌咒发誓答应石达开的要求,要他亲自到清营谈判。石达开轻信敌人的“誓言”,于6月13日自动投入洗马姑清营,立被囚禁,押往成都,死于非命。敌人遂将石达开2000多放下武器的部属,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突然进行惨不忍睹的血腥屠杀,从此大渡河畔冤魂夜夜发出哀鸣。

叙述完石达开的悲剧,战略家毛泽东抚摸着石碑惋惜不已。他抬起头向红军指战员发问:“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也来到石达开失败的地方。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抱着很大的幻想,他们以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石达开的命运,这已是注定了的,因此,他们幻想把红军也消灭在安顺场。你们说,我们能走石达开的老路吗?”

指战员们齐声回答:“不能!红军不是石达开!”

毛泽东倍受鼓舞地说:“同志们说得对!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能走通!”

“不做石达开第二”,一时成了红军指战员的共同心愿。

为了实现这一心愿,军委和毛泽东确定下一步的指导思想是:以极迅速、坚决、勇猛、果敢的行动,消灭阻我前进的川敌,争取渡河的先机,迅速渡过大渡河,会合红四方面军,以开展苏维埃革命的新局面。为此,军委电令红一军团连夜偷袭安顺场守敌,夺取船只,强渡大渡河。红一团立即进行动员和部署。

红军先遣队政委聂荣臻,在向红一团前卫营营长孙继先布置任务时说:“蒋介石派飞机撒下传单来,说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我有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你朱毛红军插翅难逃,要让你们变成第二个石达开。我们和石达开的处境虽极相似,但我们不是石达开,也不可能成为石达开。因为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结合在一起,有坚强的政治工作,有超乎寻常的勇敢精神与吃苦精神,这是石达开所没有的,我们一定要渡过河去,我们也一定能渡过河去,渡过去,我们就自由了。”

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给孙继先布置了具体任务:“我们会不会变成石达开,这就看你们的了。安顺场守敌不多,也是一个营,不是刘文辉的正规军,是当地的地头蛇、民团一类的武装。你马上率领一营去完成三个任务:第一,歼灭安顺场的全部敌人,歼灭后,点一堆火,作为信号;第二,部队占领安顺场后,迅速找船,找到船,再点一堆火;第三,要在黎明时开始渡河,把一切渡河工作准备好后,再点一堆火,我们后续部队马上就到。”

红军先遣队红一团,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精神,翻山越岭,冒雨行军,一昼夜走了70多公里,以隐蔽、神速的行动,越过了敌人的哨所。5月24日夜,到达安顺场,歼敌2个连,并夺得敌人1只小船。顺利完成任务后,紧张和兴奋中,孙继先竟忘记了点那3堆火,害得刘、聂焦急地等了大半夜。得知一营占领了渡口,刘、聂匆忙赶到河边,刘伯承劈头一句就责备:“孙继先啊!你该死,你为什么不发信号?”接着又嘉勉道:“一营睡觉,等天亮后,把全街能找到的好吃的东西都给你们吃,早饭以后强渡。”

但要渡过大渡河,真比登天还难。安顺场渡口,河宽约300米,水深10多米,流速每秒4米,水中礁石林立,急流咆哮声震如雷。尤其5月下旬气候转暖,上游雪水融化,河水暴涨,水流更猛,浪涛更凶。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遇到的第三道天险,也是最险峻的天险,险于乌江和金沙江。对岸又是高山连绵,易守难攻。

在刘伯承、聂荣臻的亲自指挥下,在杨得志、黎林的具体组织下,红一团组成了以熊尚林为队长的17人渡河奋勇队,乘着一条小船,由当地熟练船工摆渡,在轻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冒着险恶波涛和密集弹雨,英勇冲向对岸。他们一举夺取了敌人的渡口工事,击退了敌人的疯狂反扑,为红军渡河取得了立足点,从而突破了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大渡河防线。用李一氓的诗形容即“十七人飞十七桨,一船烽火浪滔滔”。17勇士抢渡大渡河的成功,为长征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连敌军将领都发出这样的评价:“自朱毛西窜以来,曾渡贡水、章水、来水、潇水、湘水、清江河、乌江河、赤水河、白居河、黄泥河、金沙江,然无有过大渡河之奇妙者,洪杨之役,翼王石达开西行至此而授命,……今朱毛至此,竞安全通过。”

蒋介石企图使“朱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梦想破灭了!

但是大渡河曾吞噬了石达开全军,也不会轻易让大批红军渡过。当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来到安顺场时,刘伯承正在为仅有3条小船无法满足大部队过江的需求而发愁。

红军必须迅速过河,但工兵连几次架桥,都被桀骜不驯的急流冲垮了。仅靠3只小船一次次来回摆渡,3万多红军得需1个多月才能全部渡过去,而追敌薛岳的先头部队已到西昌,杨森二十军的先头部队也已到金口河,离安顺场只有几天行程。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把红军全部渡过大渡河,红军才能彻底摆脱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命运。

毛泽东一到安顺场,赶忙来到渡口,向刘伯承、聂荣臻了解战斗情况,研究渡河问题。毛泽东见到刘伯承,十分高兴,风趣地问道:“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呢?”

刘伯承谦逊地答道:“主要是我们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