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 > 第60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北上川陕甘方针,则是符合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正确方针。这是因为北上川陕甘创建新的根据地有较好的条件和深远的意义:一是地理环境接近华北抗日前沿,有利于红军开往抗日前线;二是群众条件较好,有利于支持红军作战;三是该地区有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及地方游击队的活动,到达该地区后可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但是,张国焘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毛泽东必须以最大的耐心等待这位与自己资格一样老的、掌握红四方面军实权的领导人改变原有的主张,希望红一、四方面军能够团结起来,共创川陕甘根据地。6月18日,党中央、毛泽东再电张国焘,申明北上方针。20日,又致电张国焘,请他来懋功,商议战略方针。

为了与张国焘面谈,6月24日,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抵达两河口镇。中央准备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北上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两河口会议

1935年6月25日下午5时,在两河口镇外通向虹桥山方向的一块草坪上,总政治部布置了一个欢迎会场,搭了一个简易讲台,迎接张国焘的到来。为表示隆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洛甫、博古、刘伯承等中央领导人,冒着瓢泼大雨,提前到离会场1.5公里多路的抚边村的一个油布帐篷里,等候张国焘大驾光临。

马蹄声由远至近,越来越清晰,毛泽东等急忙从帐篷里走出来,在雨中恭迎。张国焘骑着白色骏马飞驰而至,几乎使欢迎的人们都溅上一身泥水。他身高体阔,满面红光,像个豪爽的大老板,给旁观者留下骄横不可一世的感觉。

张国焘翻身下马,和走上前来的毛泽东热烈拥抱。红军欢呼起来,数干群众欢呼起来。在一张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毛泽东致欢迎词,张国焘致答词,两人的衣服上都滴着水。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毛泽东和张国焘肩并肩地步向抚边村,一路上谈笑风生,互叙离别情、重逢喜。这两位曾参与缔造中国共产党、如今又各自率领一个方面军的要人,从1923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后,已有12年未见一面。他们之间虽无深交,但毕竟资历、身份旗鼓相当,又都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转战至此,所以见面甚喜,礼仪相待,历史性会面的一刻双方显得都十分亲热。

一切庆祝的场面都安排得够排场了——飘扬的旗帜,五彩的标语,大碗热气腾腾的鸡和肉,大堆的饭和菜,大锅的热汤和大罐的酿酒,甚至还有当地酿造的类似贵州茅台的烈性白酒。

但是这表面的亲热没有持续多久,张国焘丰腴白净的脸上就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党中央领导人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毛泽东脸色蜡黄,身材消瘦,长长的头发散落到肩上,一套打了补丁的旧军装松松垮垮地罩在身上,腰上还挂了一个喝水的大茶缸,一大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英俊书生气荡然无存。朱德满脸皱纹,粗犷、憨厚的举止,简直像个伙夫头或是久经风霜的老农民。周恩来也一扫南昌起义时的潇洒英武气,浓密的黑胡茬使他老了许多。张闻天的帽檐遮住了眉结,说话不紧不慢,一副老夫子样,也缺乏总书记的派头。博古架着深边眼镜,两颊深陷,一脸倦容,年轻领导人的精神气也不知上哪儿去了。张国焘心里嘀咕:这哪里是一支号称30万大军的统帅、总司令、军师,倒真像是几个“乞丐头”。

张国焘再低头看看自己,穿着考究,从上到下端庄齐整,大沿帽不偏不倚地扣在头上,洁净的灰布军衣上有2个对称的斜兜,腰上挂着二十响的驳壳枪。他身后的十几个卫士也都一样身强体壮,佩戴整齐,有的还挂着2支短枪,威风凛凛,更衬出首长的威武不凡。

他再扫了扫中央红军的战士,更是个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枪支不整,简直就像一队逃荒者。

张国焘纳闷了:“这哪里还像中央红军?他们怎么会狼狈成这个样子?他们究竟还剩多少人?”

庆祝宴会上虽然酒肉丰盛,但气氛并不使张国焘感到轻松。毛泽东三句不离吃辣子,说不能吃辣子就不是真革命。博古这个不吃辣椒的江苏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说江苏人不喜欢吃辣子,爱吃甜食,但其中也不乏伟大的革命者。毛泽东笑呵呵地点头承认这是事实。李德最讨厌毛泽东的这种玩笑,没有幽默感的张国焘也觉得很“无聊”。他原本希望介绍红四方面军的情况,但无人提起这一话题,他感到受了冷落,郁郁寡欢。

对红一方面军的不佳印象,使张国焘急于排解心中的疑虑。他利用晚餐后的闲谈,抓紧谈论感兴趣的话题。

周恩来亲自送张国焘到店铺里休息。张国焘请周恩来坐下来聊聊,从叙述阔别之情到接近实质问题,他试图从周恩来嘴里了解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的内幕。周恩来环顾左右而言其他。张国焘只好单刀直入问:“恩来兄,艰难转战损失不小吧,一方面军还剩多少人?”

周恩来向来有谈判的才能,他问:“现在四方面军有多少人?”把球踢了回去。

“我们还有10万人。”张国焘不加掩饰地回答,又马上追问:“你们呢?”

周恩来思忖了一下,然后说:“一方面军伤亡很大,恐怕不到3万人了。”

显然双方都有些夸张,因为张国焘明显有打探底细的口气,周恩来夸张程度更大些。当时红四方面军作战部队约有七八万人,加上非战斗人员接近10万。红一方面军的作战部队只剩七八千人,加上非战斗人员共1万多一点,双方比例为10:1。很明显,红四方面军人多枪多,兵强马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