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鞅掌天下卫鞅秦孝公 > 第63章 不然呢?
 
秦孝公在卫鞅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

可是问题又来了:

“那么世族的问题先生该如何解决?”

他的手中是有军队,但是如果军队什么事情都能做的话,他在这里发什么愁?

“就靠变法?”秦孝公疑惑的问着。

上次卫鞅见他就是来推行变法的,可是那次卫鞅说的变法让秦孝公不由的打起寒战——照上次卫鞅的说法,那样大刀阔斧的变法,恐怕一执行,便会血流成河!

果然卫鞅提到上次的的进言了:“秦公还记得卫鞅上次所进之言吗?”

“编订户口,废井田、开阡陌,然后再建立军功爵制……”秦孝公思索着,问道,“这一桩桩一件件,不都是直指世族要害的吗?是不是……有点太猛?对世族未免……太绝了。”

第一条上来就剥夺了世族的人口,第二条则是剥夺世族的土地,第三条将世族的高贵身份打落尘埃,这三条都对世族的利益造成了根本的触动,必然会遭到世族的反对。

“秦公之前担忧的便是这个?”卫鞅问。

“是的。”秦孝公答道,“照你上一次的进言,这世族就不该存留于秦国的人间,全部都得灭掉……”

“我是对这些世族没多少好感……”卫鞅低声说道,“但这次卫鞅回去好好想了想,对世族赶尽杀绝,也不是什么好法子——而且,变法是强大秦国的过程,世族是问题,但也是秦国的组成部分,想要用蛮力强行剥夺他们的权力,事情闹的太大确实不对。”

“但是先生你刚刚才说了,世族是秦国贫弱的根源。”秦孝公认真的看着卫鞅。

“但是世族之人也是秦国的子民,不是吗?对于世族,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消灭它,而是如何将它化作国力。”卫鞅同时也认真的看着秦孝公如是说道,“我们最终要的结果,是集结国力、强大秦国——至于世族嘛……”

卫鞅停顿了一下。

秦孝公殷切的望向卫鞅。

而卫鞅似乎领会到了秦孝公的眼神,如是答道:

“它终究是要消失的,而就算不消失也没关系。只要秦国强了,它在与不在,有关系吗?”

“……似乎没有。”秦孝公迟疑了一下,答道。

“法也是有不同的变法的。”卫鞅笑道,“如果人人都像吴起一般变法,动不动就削贵族的权、迁徙贵族到边境,惹起这些人的反意,只怕世界上几乎没有成功的变法了。”

卫鞅接着说道:

“楚之吴起变法之败,不在吴起本身,而在吴起施展变法的过程太过急躁,且手段太为刚烈,让楚国国内的贵族升起了反意,变法势未成,便树敌于众;变法新生的国力还没成,就被楚国的旧势力扑灭——这法还能变成吗?”

“那么先生的法,准备如何变呢?”秦孝公情不自禁的问了起来。

“变法自然要循序渐进。”卫鞅说道,“不过在说出变法具体的手段之前,秦公要先明白几点,卫鞅才能将所有的谋划和盘托出……”

“首先,秦公要做好准备,变法不是随便下了几条法令,便称之为‘变法’了。”卫鞅认真的说道,举起一根手指头,“它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也并非一年两年之功。它要经历很长时间……”

“需要多久?”秦孝公听到这个词不由的一紧张。

“满打满算,最少也要十年才能见成效吧……”卫鞅悠悠叹一口气,“秦公想要强国,首先要做好长时间、甚至将有生之年都投进去的打算。国家不是一日强大的,变法也不是一日成就的,急功近利,只会坏事。”

秦孝公犹豫了一下:“这道理,渠梁还是明白的。”

“这几十年,秦公能坚持住吗?”

卫鞅意味深长的眼睛望向秦孝公。

秦孝公看着此时郑重的卫鞅,只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陡然增加了好多。

明明是深秋,他却觉得额头上出了一层密密的汗。

还要几十年……

但是卫鞅说,最少十年就能见成效。

几十年他等不起,十年他还等不起吗?

只是十年——他连十年都守不住吗?

“我能。”秦孝公坚定的点点头。

卫鞅猛的看见秦孝公眼中那坚定的一抹光亮,十分满意。

那么第二点这个时候也该说了:

“其次,秦公的心智一定要坚定,不为任何外物动摇——用四个字简单的说,就是‘归心于壹’。”

秦孝公猛的一震:

这不是他在卫鞅竹简上看到的那句话吗?

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

而正在秦孝公想到那句话的时候,卫鞅的话也适时的在秦孝公耳边响起:

“做君王,要言出如山,说一不二,因此发出的每一条命令都要谨慎,不能随随便便就朝令夕改——这是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而实际上,做君王,不仅仅要做到这些——做到这些,只能说明你说一个贤君,永远也企及不到圣王的高度。”卫鞅接着说,“卫鞅要秦公一旦用了卫鞅的法度,就坚持到底,绝不易辙。不管过了多少年,秦公对法的态度怎么样改变,怎么看卫鞅,秦公都不能改变坚守法度的信念——你能做到吗?”

面对着卫鞅锋利的目光,秦孝公点头:“能。”

“可是……这对我、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秦孝公又发问。

“秦公可曾听说过一句话:国作壹一岁,十岁强;作壹十岁,百岁强,作壹百岁,千岁强。”卫鞅答道,“秦公作为一国之君,身为一国表率,只有言出如山,政令如一,百姓才能信服,变法也才能成功。”

“有道理。”秦孝公点点头。

卫鞅又挺了挺身子,不再是前面的姿势了:“最后,接下来卫鞅讲给秦公的谋略,暂时不要讲给外人听,除了我和秦公,还有景监,任何人都不行。”

站在一边的景监正入神的听着卫鞅的话,猛的一惊:“为什么?”

随即,他觉得自己有点失礼,连忙闭了嘴。可秦孝公此时也发出了惊讶的一道声音:

“为什么?”

卫鞅哂笑道:“愚者喑于成事,你妄图让一群什么都不懂的愚民去理解变法其中的道理?还是打算看着秦国那些对变法一无所知的世家大族本能的利用透露出来的消息将变法抹黑的一无是处?”

秦孝公听着卫鞅话中间似乎有什么不对:“可是……”

“变法的计划,只有板上钉钉了,才叫变法,而不只是写在竹简上的空泛文章。”卫鞅严肃的说道,“万一世族通过我们制定的措施摸到了我们将要做什么,做好了相应的抵抗措施,变法还怎么进行?总是麻烦。”

秦孝公迟疑了一会儿:“好的,我答应你。”

“景监!”

说到这里,秦孝公又叫道。

景监会意:“君上,你就放心吧。”

恍然间,这间书房里随侍的那些人就都退去了,景监对着秦孝公和卫鞅行了一个礼,也转身退出了房间。

李任还守在门口,见景监出来,忙问道:“怎么样了?”

景监低低的摇了摇头:“不可说,不可说。”

“装什么神秘啊!”李任叫道,“快说到底成了没有?”

“还没成。”景监答道。

李任奇怪的问:“这么长时间,已经够卫鞅阐述完自己的言论了吧!”

“卫鞅要为君上进的可是长策,怎能以凡俗眼光去看?”景监轻轻一笑。

“开玩笑吧?能有多长?”李任问道。

景监忖度了一会儿,不确定的用戏谑的语气报出来四个字:“三天三夜?”

李任“扑哧”一声笑了:“你果然是在开玩笑吧?”

而此时的卫鞅,早已经抓起了自己手中那卷新简,看着上面那新鲜的字迹,自信的笑了。

秦孝公的目光注视着卫鞅:“那么,现在,先生你总可以将变法的计划和我说一说了吧!”

“变法注重的是效果,并不是博人目光的工具。”

卫鞅在秦孝公面前侃侃而谈:

“所以我们应该讲智谋,将变法所要用到的所有措施串起来,排成合适的一条线,循序渐进——不能莽撞的一刀切,而要逐步剥离世族的权力,让百姓参与到强国的过程中,将这些力量化作秦国真实的国力。等到世族之中的一些人真的发现到了什么奋起反抗变法力量的时候,变法已经成势,他们已经化作 了秦国国力的一部分,不可逃脱——试问变法既定,再以秦国的军队作为后盾,谁还能阻挡变法的潮流?”

“等等!你的法还讲这个?”

秦孝公听着听着听的是一脸目瞪口呆。他以为法就是一味的杀伐,在秦孝公看来,变法必定是强硬的……卫鞅讲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然呢?”卫鞅对秦孝公报之一笑。

秦孝公沉默了一会儿,看了一眼卫鞅手中的竹简:“请先生离我近一点,位置太远,我听不大清你讲的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