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摩登文学 > 鞅掌天下卫鞅秦孝公 > 第168章 兴农上书(下)
 
“臣……急躁?”

卫鞅觉得秦孝公的话简直莫名其妙。

自己这道上书酝酿了很久,他戒骄戒躁,字斟句酌,自认皆是为秦国着想,每字每句都谨慎到了极点,哪里有半点急躁的影子?

可秦孝公偏偏说自己急躁。

“臣也以为客卿过于急躁。”

站在秦孝公身前的卫尉章华也答道,他对秦孝公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回身对卫鞅说道:

“客卿所言之事,只能循序渐进,是万万急不得的——章华知道,客卿是为秦国好,可客卿可否考虑到了秦国现在的情况?”

卫鞅回答道:“鞅当然考虑过。为国变法,不事事考虑周全,以何服众?”

“章华以为不然。”章华摇头,“百姓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像客卿在兴农书中所言,骤然用蛮力强行推进秦国国力发展,百姓不习惯,恐生民变——须知民之本性,惰而难移……”

“卫尉此言不对。”卫鞅打断章华的话。

“如何不对?”章华问。

“难道卫尉以为兴农书所言之事,就不是变法?”

章华答道:“客卿既然将兴农书的内容单独拿出来在朝堂上宣讲,那自然不是变法。”

“不,兴农书也是变法的一部分,也要正经的当做变法来做。”卫鞅答道。

秦孝公呵责道:“只要变法成功,秦国的国力自然就提上去了,这一切根本不用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操心,自然不劳而功成——客卿的兴农书,我看没什么意思……”

听着秦孝公的话,卫鞅渐渐地眉头皱起来,越听脸色越难看。

这便是他和秦孝公在私下里一直无法调和的矛盾——秦孝公认为这些无关紧要。

但是卫鞅认为很有必要。

他没办法在私下里的场合让秦孝公重视起来这个问题,也不愿意不识趣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秦孝公的面前砸场子,那样的话,久而久之,秦孝公就不愿意听他的话了——所以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朝堂上光明正大地解决。

他才写了兴农书,他才选择在这个时候上这道书,来敲打秦孝公。

他想告诉秦孝公,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只有法度便能支撑下去的——而秦孝公早就忘记了,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他直直地看着秦孝公,尖锐地问着秦孝公:

“不劳而功成吗?”

秦孝公觉得卫鞅此时的反应未免也太不给他面子:“需要刻意在意吗?”

“需要。”卫鞅答道,声音逐渐高了起来,“秦国只变政治之法,而不重畴亩之事,不思军备之利,那变法和不变法,也没什么区别——秦国依然会被山东列国狠狠地抛在后面……”

这是什么话?

这叫什么话!秦孝公觉得卫鞅简直在说疯话——秦国现在,还没有到岌岌可危的时候,客卿的话为何如此之重?

听客卿话里的意思,我大秦要亡了吗?

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吧!

“客卿所言太重。”秦孝公皱起了眉头,问道,“再说我也并不是不重视秦国的农耕……重农重战,变法不都在执行吗?”

“不,君上并没有重视起来。”卫鞅盯着秦孝公的眼睛,目光锋利如刀,“臣想问君上几个问题,君上能一一答出来吗?”

秦孝公问:“客卿要我回答什么问题?我一一都能答出来。”

“强国十三数,君上知否?”卫鞅问道。

秦孝公听着便是一愣:“哪十三数?”

“境内粮仓与府库之数、壮男与壮女之数、老弱病残之数、官吏与士子之数、游说之士之数、商人与刑民之数、耕牛之数、马匹之数、田畴稻秸之数,统而计之,是为强国十三数。”卫鞅侃侃答道,“根据这十三数,足够反映秦国的现状——君上对此十三数,清楚吗?”

听得卫鞅如是这般一说,朝堂中间低声细语缓然而起——栎阳令王典对着十三数自然很熟悉,听到卫鞅如是这般说默默笑了——但是其他人则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听到这十三数所有人都觉得很新奇。

但拿这种琐碎的东西来质问君王,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

“这莫非不是在刁难君上……”殿下的公子虔冷哼一声。

“客卿也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公孙贾劝道。

“哪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这般给君上难看的臣子?”公子虔问道,“卫鞅太狂妄!”

公孙贾沉默不言,目光重新落到了秦孝公的身上。

秦孝公听卫鞅这样一说,猛地愣了一下:“这……”

这些话他当然也听卫鞅说过,但是,他觉得那是禁室、是卫鞅应该了解的东西,自己就没必要记那么多了吧?

卫鞅不管秦孝公的话,再次问道:“君上清楚吗?”

秦孝公只听着便觉得烦乱,无奈之下只好摇了摇头:“我不知。”

卫鞅冷然说道:“一国之君,不知国之十三数,不体察民之疾苦,只着眼朝堂之上明争暗斗,不思田间畴亩之事,出则不过栎阳宫,又如何了解自己的国家,又如何主国?”

“可是我以为这些只要客卿与禁室知道就可以了。”秦孝公还想辩解道,“我只要帮客卿帮衬着朝局,帮助客卿……”

“不!”卫鞅厉声道,“是君上要变法,不是臣要变,臣为客卿,但变法目前是由君上颁布诏令,君上对这一切没有了解,变法就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卫鞅停顿片刻:“对的,臣知道君上对某些看上去‘不劳而功成’的事情是不上心的……”秦孝公看着面前和他发脾气的客卿,满满地全都是惊诧……

他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和客卿在朝堂上闹到这种地步?他之前有做错什么吗?

思忖半天,他认为没有。

但是此时的客卿为什么这么不高兴?为什么在对他生气?

秦孝公很不高兴。

他从卫鞅的眼中看到了犀利的锋芒,却不知道这锋芒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对着他?

他是他的君,不是吗?

“卫鞅。”

秦孝公沙哑着嗓子,连对卫鞅的称呼都变了:“你的意思是,寡人不谙国事,不配做秦国的君王?”

朝堂刹那间安静下来。

这话可谓是相当重了。

身为人臣,都知道秦孝公这话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臣子在质疑国君的君位——可卫鞅却浑然似没听见,一躬低声道:

“臣并没有这样说。”

“你就是这样说了,不是吗?”秦孝公喝道,“卫鞅,你太急躁了!瞧瞧你都说了什么话?”

秦孝公又将那两个字重复了一点。在秦孝公看来,此刻的卫鞅就像是暴躁易怒的野兽,在撕自己的脸——他却忘记了现在他自己所说的话也很暴躁,他也失去了理智……

“臣说的是实话。”卫鞅回答。

“我知你变法不容易,但是……”

秦孝公将话说了一半,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明明只是件小事,客卿为什么要闹这么大……”

卫鞅回答:“臣没有闹事,但国事无小事!”

“国事无小事……”秦孝公点头,却点的意味深长。

“臣关于兴农书的话,君上还要听吗?”

卫鞅接着试探着询问,然后就看到了秦孝公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今天我不想听,客卿休矣!”

“休矣?”

卫鞅的语气变得有些奇怪。

他轻笑了一声,然后说道:“那就休矣吧。”

紧接着,卫鞅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秦孝公万万没想到卫鞅的下一个动作竟然是走出朝堂——不知道为什么,秦孝公心中有一股无缘由的愧疚腾空升起……

他,做错了什么……他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客卿!”

秦孝公低声喊道。

但是卫鞅没有听秦孝公的话,只是点了点头,便再次向前走去。

这还是卫鞅在朝堂上第一次发脾气。

而且,他还直接甩袖子走人了?

是自己错了吗?

不,明明是客卿,无缘由地为什么要在朝堂上给他难看?

只为那么一件小事?

“客卿无论如何,君上也该听一听客卿的话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章华对秦孝公如是说,望向秦孝公的眼神有些无奈。“听什么听。”公子虔冷哼一声,“他以为自己牛气的很?他想离开秦国,就离开秦国呗,变法有什么了不起的?秦国缺了他一个卫鞅,还不转了?”

“公子此言,话中带刺。”

栎阳令王典听着公子虔的话心里不舒服,出言反驳道:“秦国现在正在变法,客卿怎么能离开栎阳?”

“栎阳令倒是很向着客卿嘛……”公子虔的语气有些阴森森。

“倒不如说公子的阴阳怪气更甚。”王典的话也不客气。

殿下剑拔弩张,一片乱象,就差要打起来了……章华望了望君上,又望了望殿下,冷然吼道:“够了!君上还在这里,你们想吵架吗?”

“不敢。”

公子虔与王典同时行礼,再没做声,目光投向秦孝公。

秦孝公的神色很奇怪,似乎在纠结着什么,低着头看着地面,紧握拳头,不知道是在生气,还是在做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杜挚从百官的队伍中一步跨出,打破了宁静,对秦孝公恭敬地行了一个礼。

“杜大夫?”秦孝公疑惑道。

“臣恳请君上去追客卿。”杜挚低下头,对秦孝公说道。

“为何?是他在我的面前发脾气!”

秦孝公明明记得杜挚和卫鞅之间是有龃龉的,杜挚为何还要站出来替卫鞅说话?

“君上如果还想变法的话,就一定要留住客卿!”杜挚坚定地说着,再礼。

秦孝公等着杜挚,突然站起来,几步跑出朝堂,站在殿前。

卫鞅早已经走的无影无踪。

他猛地回身,走到杜挚面前,问道:“你刚刚的话,意思有点不太对劲……”

说到这里,秦孝公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客卿,会离开秦国?”

杜挚回答道:“就怕他一气之下真的离开秦国,那时候秦国就再也没有人变法了。”

“他敢走!”秦孝公喝道,显然是急了。

“他当然敢……”公子虔幽幽道。

“住口!”

秦孝公对公子虔喝道,走到公子虔身前,语气缓和了下来:

“公子虔,我知道你不喜欢客卿,你不必三番五次地提醒我,好不好?”

语气虽然柔和,但是却有一种决然不可反对的气势。

公子虔看着秦孝公,整个人都一怔,低头说道:“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